急诊室故事——决不轻言放弃生命的搏斗
2015-08-23 00:00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
决不轻言放弃生命的搏斗
急诊室,是一所医院重症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室医务人员总是拼在医疗急救第一线,车祸现场、跳楼现场……触目惊心、血染衣襟,目睹了社会各种光怪陆离、感受了世间最真实的人情冷暖。
在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忙碌的急诊室里,急诊团队的每个成员每天都会去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面对病人的不理解,他们选择默默的付出,坚守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他们与时间争分秒,为拯救鲜活的生命“殊死搏斗”,他们是最可爱的急诊医生。
2015年6月的一个深夜,凌晨两时三十分,床边的手机响了,因为近段时间担任了急诊的二值,害怕耽误了回院抢救,所以手机24小时都是调到铃声最大,时刻满电的状态。电话那头科主任告知有一列危重病人需要协助抢救,必须马上回院。此刻,随便穿上能穿的衣物,骑着陪伴自己多年的电瓶车飞奔到了医院。到达抢救室后,只见科主任已提前到达并指挥抢救了。抢救室门外,一名中年妇女及5岁左右的女童在无助地哭泣。患者是一名36岁的男子,此刻他已经神智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心跳呼吸消失,考虑心跳呼吸骤停。由7位急诊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在带科主任的指导下全力给予患者心肺复苏,电除颤、开放气道并迅速实施气管插管及脑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经历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后,患者最终恢复自主规律的心跳,瞳孔缩小,并开始有微弱地自主呼吸,抢救成功!由于患者自主呼吸微弱,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准备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抢救完毕已是凌晨4点了,紧张的氛围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但让我最为不解的是,为什么一位36岁平素体健的患者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如此严重的病情。从值班医生口中得知,患者在傍晚9时就出现胸痛胸闷的情况,但当时以为只是小病小痛,并没有太在意。然而,过了两小时后,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最后,患者在妻子劝说下来到了另外一间医院看病,因为明天还要工作,他要求“打一支止痛针”就好了。但医生要求其尽快入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患者却拒接了医生的建议并选择离开,或许是由于对自身病情认识的不足和对医生的不信任,他就这样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无法理解患者及家属的行为。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为何患者不听医生的劝告?
这时,患者在读初三准备中考的儿子赶到了急诊室,走到父亲的床前握着父亲的手留下了眼泪,他的母亲、妹妹也走过来紧紧抱在一起。而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这位患者是家庭的顶梁柱,为了养家他不愿意住院,抱着对医生最原始的信任,认为医生给打一针就可以药到病除,而事实上这个是可以夺走他性命及整个家庭幸福的重症。有时候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最难的部分并不是技术。但是我们无从选择,在任何情况下必须首先保证患者的健康!
一个月过后在街上见到了这个家庭,父亲抱着小女儿,母亲牵着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或许他们已经记不住我是谁了,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再一次被触动了,试问哪种职业会有如此美妙的心灵体验呢?
我作为急诊科医生已有5年了,有太多的辛苦、太多的委屈,但和这种无可比拟的幸福体验相比,都不足挂齿。我从来都感恩上苍给了我一个如此至真至善的职业,它固有的光芒可以令世间所有名利黯然失色。所以,我经常问自己:现在中国的医患关系如此让人担忧,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最初的梦想?
也许有人会说,你既然被称作“白衣天使”,那么你就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且每一次都该如此决绝。在此,我可以含着眼泪回答你:“这也是我的梦想,我也希望自己每一次都能无所顾忌地选择去救人。可事情没那么简单,面对如此场景,我们医生心底那异常强烈的冲突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我只想说,谁都不要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上简单地评判对错。在种种困扰之中,我们都应该相信的是,绝大多数医生都在竭力坚守着纯净的信仰和神圣的职业精神。此时,我想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