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开拓阔天地 科学管理创造新辉煌
2011-03-17 00:00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
创新思路开拓阔天地nbsp; 科学管理创造新辉煌
——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8年工作回顾
2002年,恩平市中医院业务总收入只有489万元。由于医院环境恶劣,人员素质不高,资金严重不足,设备残缺不全,又难以引进和留住技术人才,经营举步维艰,濒于倒闭边缘。
创新思路决定发展出路。2003年4月28日,市政府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签订了共建协议,由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托管原恩平市中医院,并更名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我院在总部的大力支持下,新一届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带领分院的干部员工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向新的目标迈进。从此,该医院业务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003年全年业务总收入达1071万元,同比增长116.9%。
此后,我院领导班子乘势而上,科学管理,擦亮“医德医风”名片,打造医疗服务品牌,致使业务指标逐年增长,2010年全年业务总收入达4421万元,比托管前业务总收入增加了8倍。回顾8年来的发展历程,我院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真情服务社会”的宗旨,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8年来,我院党政领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重视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狠抓医院内涵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情操。
我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全会精神,省、江门、恩平卫生部门有关会议精神,注重抓好医院政风行风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行。特别是近年来,我院切实开展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侨乡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的活动主题、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在全院掀起了一场“树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和学习“新时期恩平人精神”活动,中层干部读书月活动、纪律教育月等活动结合起来,确保创先争优活动与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取得成效。同时,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问计于民,问计于侨”活动,围绕“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积极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切实开展了药品回扣专项治理活动,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观看《医德医风专题片》和《广东省纠风工作专题暗访片(二)》等电教片,使全体医护人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和道德教育,有效防止收受“药品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的发生。此外,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水平,专门成立了医德考评领导小组,制定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方案》,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作为聘任、晋升、评先进的重要条件,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2008年,被评为恩平市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加大硬件软件建设 营造优质医疗环境
原恩平中医院占地面积小,业务用房紧张。2003年正式托管后至今,我院投入近大量资金,对医院整体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对医院环境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医院新广场、门诊大楼、功能楼和办公楼,做好院内绿化工作,美化环境,营造环境优美的园林式中医院,努力为病人提供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2004年以来,投入巨资对医院病房进行全面规划及装修,重新装修各科,实现了室外科分科,购置各种设备;新引进了日本生产的东芝螺旋CT、电子胃肠镜、四维彩色B超诊断仪、经颅多普肋、全自动生化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心电监护仪、阴道镜、手术显微镜、血液透析机等医疗设备一大批,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近两年,斥资近70万元组建血液净化中心,购进反渗水处理机1台,德国进口血液透析机3台,购置了四维彩色B超、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经颅多普勒、动态心电图机、医用超氧发生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箱、眼科A超机、验光仪、血液透机及鼻内镜等医疗设备一批,逐步满足临床业务发展需求。此外,发扬中医特色,加强理疗科建设,分别设置了推拿治疗室、针灸理疗室、电脑薰蒸室、消脂治疗室等科室。
8年来,我院的诊疗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了,服务工作走上了社会化、科技化的轨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患者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诊疗环境和提高医疗保障。
持续开展管理年活动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8年来,我院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院管理年电视电话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在全国中医医院管理活动检查评估中受到专家组的好评。
近年来,我院结合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先后制定下发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实施方案》、《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及检查重点等。各项活动互相结合,同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利用网站、院报、宣传专栏等,切实做好再宣传、再动员等各项工作,确保医院管理年活动、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等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强化医疗质量和护理管理,保证医疗安全。健全落实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特别是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实行科室医疗质量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严格落实科室质控员、科主任、质控办三级质控制度,坚持每周不少于3次到各科室抽查医疗质量情况,保证医疗安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对三基及临床适用技术水平及整体素质,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做到规范用药、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大处方、滥用药品等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此外,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组织各种疾病救治演练,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打造医疗服务品牌
8年来,我院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医德医风服务活动,真情回报社会,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社会的好评,打造了医疗服务品牌。
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我院把“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作为员工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行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员工的仪容、语言、态度、行为、纪律等言行举止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制定了《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方案》,规定考评内容、方法,并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作为聘任、晋升、评先进的重要条件,均在“医德良好”等次以上,无“医德较差”人员。
实行科室规范化管理。我院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质量”的科室规范化管理目标。从改善科室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责、文明用语和规范服务行为等细微之处入手,制订和完善各种医疗流程、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同时,成立名中医工作室,邀请总部名中医以及分院返聘的名医定期坐诊,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做好院后服务工作。每月召开医患恳谈会、采取电话、信件、上门等形式对出院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倾听病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对不良现象及时加以改进;坚持每周对住院病人进行一次医疗服务质量调查及反馈。此外,还不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向群众和病人派发宣传小册子,传授疾病防治知识、传播健康信息,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
真情回报社会。每年,开展3次以上的 “送医送药送温暖”义诊、“三伏天灸”、“三九天灸”和“重阳敬老送医赠药义诊活动”等大型公益活动,免费咨询、赠送保健礼品和药品。同时,定期出版院报,为广大群众提供有关医疗保健知识。2007年,我院密切配合省侨办、澳洲悉尼四邑同乡会、恩平市侨务局等部门办好“光明之行”白内障慈善义诊活动,为我市近6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
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我院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免费接诊群众逾6万名,赠送药品约60多万元;为特困人群减免医药费近100万元;收到众多患者和群众表扬信、锦旗。
实施科技兴院战略 科研技术成绩显著
恩平分院托管后,我院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坚持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突破发展重围。同时,注重引进技术人才和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鼓励科研创新,夯实医院发展后劲。
抓好重点专科建设。近两年,我院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始终坚持把专科和特色技术建设放在首位,以重点专科带动医院的全面发展。为此,我院着重抓好糖尿病重点专科及针灸康复理疗特色专科建设。完善及修订《糖尿病诊疗规范》和中医诊疗方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治疗水平,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糖尿病科先后被评为“恩平市临床重点专科”和被列入“国家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目前,我院理疗康复科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建设专科”。
积极抓好科教兴院工作。我院每年举办全院性业务学习培训班、糖尿病专科知识讲座;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与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地医院知名教授来恩平分院讲授有关知识;选派骨干人员到省、市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各临床科室根据自己实际,每周开展1次以上科内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及科研活动,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对其中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年终予以奖励,大大提高了员工创新科研的积极性,并取得显著成绩。
据统计,8年来,我院开展科研新项目240多项。其中,《贲门失驰症介入治疗》、《发热病人血内毒素、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临床应用研究》、《清幽胃方治疗胃络瘀血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等20多项目填补了我院科研成果获奖和恩平、江门科研立项的空白;在国家、省、江门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80多篇;参加省级学术交流的论文20篇;有30多篇论文获恩平市级以上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