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共青团举办“携手青春,共创未来”青年联谊活动
2009-05-25 00:00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

图一:我院60多名团员青年欢聚一堂参加活动
为进一步增进我院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意识,为青年们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我院团支部组织全院团员开展以“携手青春,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青年联谊活动。
5月23日,虽然下着大雨,但参加联谊活动的来自医院各个岗位的60多名青年们,心却是热乎乎的,难掩兴奋之情,风雨难阻青年们的热情。在热情高涨的活动氛围里,趣味游戏、抽奖活动、烧烤活动都围绕联谊的主题展开。整个活动节奏紧凑,高潮迭起,欢声笑语连绵不绝。首先,由趣味游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第一个游戏就是众人参与的“筷子传环”,它充分考验个人的反应能力,开场游戏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结束。还未等大家从刚才激烈的比赛中回味过来,游戏“大脚板接力赛”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这次是考验团队的配合协调能力,会场一下子就热烈起来,台下的队友呐喊助威声跌宕起伏。整个会场忽而热烈,忽而安静,无论是团队还是少数人参与的游戏,青年们都通力配合,表现积极。各类游戏相互穿插组合,动静相宜,带动整个气氛逐步升温,紧接着是抽奖和烧烤活动。在精彩的活动中青年们尽情地展现青春、健康的形象,自由地展示个人魅力。最后,各项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这次活动是我院共青团“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主题活动”的其中一部分,整个纪念活动将以学习、运动、奉献为主题,具体通过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青年联谊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青春暖流活动等方式陆续展开。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发挥好团员青年在医院工作中的生力军、突击队作用。

图二:活动剪影——趣味游戏之一

图三:活动剪影——团员青年们尽情投入游戏

图四:活动剪影——团队上下通力协助完成比赛

图五:活动剪影——团市委领导为团体赛一等奖的小组颁奖

图六:活动剪影——团市委、医院团支委与团体比赛一等奖的小组合影

图七:活动剪影——团市委领导为团员青年们抽奖

图八:活动剪影——烧烤
链接小资料: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 “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 “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 “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展开了爱国活动。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又下达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分组出发到街头演讲;6月4日出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两天内竟有近千学生遭到逮捕,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大力声援北京学生。特别是上海工人从6月5日起发动了有六七万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南京、天津、杭州、济南、武汉、九江、芜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10日宣布 “批准”曹、章、陆三人 “辞职”。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 “民主”和 “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 “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准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