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红药水、紫药水

2008-11-10 00:00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

  一、红药水。红药水为2%的汞溴红溶液,是一种作用较弱的消毒防腐药。由于红药水对皮肤、粘膜及创面无刺激性,故常用于一般性小外伤和皮肤粘膜创面的消毒。它只有较小的抑菌作用,因而消毒效果并不可靠。由于红药水是含有重金属汞的有机化合物,故对人体有毒。为了防止过多的汞离子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因此不适宜用作大面积皮肤或较大较深的伤口及口腔内的消毒。另外,少数人对红药水会发生过敏反应,一旦发现要及时将其清洗干净。

  二、紫药水。 紫药水是龙胆紫配制而成的稀释溶液,杀菌力界于碘酊与红药水之间。该药毒性小,对组织无刺激,且能与坏死组织凝结成保护膜,起收敛作用。由于它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抗酸杆菌几乎无作用,所以常用0.1%~1%的水溶液治疗皮肤和粘膜的化脓性感染、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面部有溃疡性损害时应慎用,不然可造成皮肤着色。治疗鹅口疮时,只在患处涂药,如将溶液咽下可造成食管炎、喉头炎。涂药后不宜加封包。大面积破损皮肤不宜使用。该药不宜长期使用。有实验报告表明动物全身性(或系统性)吸收甲紫可致癌,有的国家规定本品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皮肤,严禁内服。但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甲紫致癌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三、红药水不能与碘酊混合使用。碘酊也是常用的外用消毒剂,碘酒含碘,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红汞是汞和溴的有机化合物,汞离子能沉淀细菌蛋白,具有抑菌杀菌作用。 如果把这两种外用药混合使用,碘酊中的碘和红汞中的汞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一种毒性大、刺激性强的“碘化汞”,轻则破坏皮肤组织,发生红肿、水泡,重则引起皮肤中毒,导致伤口化脓,所以不可将红药水与碘酊混合使用。

nbsp;